旧网入口

711支部殷梦婷:建设美丽中国

  • 创建时间: 2018-01-10
  • 559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结束已有近两个月,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做的总结汇报我了解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也了解到近几年的重大历史变革等,但是最能引起我共鸣的是报告中提到的建设“美丽中国”。

      随着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快速发展,能源过度消耗,并且能源结构以化石燃料为主,造成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含量的增加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空气质量的下降和更加严重的雾霾。直到身处北京,我才开始体会到雾霾的严重性,灰蒙蒙的天空,让人压抑。而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也逐步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改善生态环境的举措越来越多,对破环生态环境者的惩罚措施和力度也越来越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美丽’二字被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意味着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彰显了我们党的远见卓识和使命担当。十九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为了进一步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大举措:推进绿色发展,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通过学习和了解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文件和系列讲话,我认识到解决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不仅是党和国家的责任,更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身为一名研究生党员,我的思想觉悟应该更高,更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低碳生活,保护环境。

      在大学期间,我就曾经做过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实践活动。我的课题内容主要是调研广西桂林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并进一步向市民宣传低碳生活的环保生活方式。通过调查问卷和采访的形式,我所在的团队寻找了相关政府部门工作者、绿化区的保安、清洁工、务工人员等不同职业的市民进行采访,了解到了桂林人民对维护生态文明的认知和当前桂林对环境污染造成较大影响的事件。此外,针对调查结果,我们及时制定了有关环境保护的生活小知识宣传单,呼吁人们关注生活细节,低碳生活,为生态文明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此外,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起因还有大量的生活垃圾处理不当,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不随处乱扔。现在随处可见的垃圾桶都分为了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两大类,还有专门回收废旧电池、电子产品的垃圾箱,分类扔垃圾并不会浪费我们多少时间,只要每个人都养成分类的良好习惯,就会减轻垃圾分类员的工作量。 

      去年我关注的“千吨上海垃圾倾倒洛社案”近日作出了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被以污染环境罪判刑。这也带给我们了很多反思。垃圾本应妥善处置以免危害环境、破坏生态,而在案件中,垃圾被倾倒在风光秀丽的风景名胜区内,造成景观破坏、水体污染、生态环境受损的严重污染后果,且造成巨大公私财产损失。通过刑罚对污染环境行为进行惩处,不仅是制裁犯罪,更是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生存之本的必然选择。还有十九大代表提出的祁连山等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问题严重,让我们为大自然惋惜心疼的同时,也对那些为了利益不顾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为感到痛恨。

      当然,在我们周围也存在着很多环境污染问题和环境保护意识差的现象。比如各大景区随处可见的垃圾,河里漂浮的大量白色垃圾,学校周围的小吃街上的乱扔垃圾现象,校园内垃圾不分类放置现象,废旧自行车乱丢乱放现象,各种浪费行为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抱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心态去生活,去处理生活中与环境密切相关的事情。节约用水,学会重复利用;节约用电,少开空调,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不乱扔垃圾,垃圾分类处理,废旧电池不乱扔;少点外卖,减少一次性饭盒和筷子的使用;不随意踩踏草坪等,这些生活事件虽小,只要每个人都开始关注,也将会是一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

      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