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网入口

外语系新生党支部胡倬党课学习心得

  • 创建时间: 2017-08-07
  • 6347

  6月28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学生礼堂,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国科大党委书记张杰院士带来了一次与众不同的党课。讲台的大屏幕上显示着《从国科大出发,实现科学梦想》的标题。

  党课现场首先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光合作用公式的引用,张杰院士的解读十分独特。“CO2+H2O→(CH2O)+O2(反应条件:光能和叶绿体)”。

  张杰说:“植物借助光合作用将太阳的能量保存下来,光合作用对于人类文明的产生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了农耕文明的起源。某种意义上,是光合作用成就了四大文明古国。”

  另外,对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张杰院士也有独特见解。

  “一个系统要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从外部获取能量。人类文明不断发展,也需要不断获得能量和提高利用能量的效率。这样,我们就得到一个公式:Civilization∝Energy×Technology(人类文明程度正比于能量与技术的乘积)。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重新认识和梳理人类文明发展的现象与规律。” 这是一堂带有浓厚理性思维色彩的党课,与以往的党课完全不一样。之前的党课,老师们习惯将确定的结论先摆在那里,然后从各个方面、引用各种例子来论证和解释。

  而这一次,张杰用的是同学们最熟悉的“推导法”,他要带领听众从问题出发,通过探寻人类文明的起源,推动文明进步的力量,寻找文明多样性的原因,用理性思维推导出中华民族的文明特质以及这种文化基因产生的独特地理和历史原因。张杰从地球板块运动谈到中华民族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谈到它所造就的中华民族以丰补欠、不屈不挠的精神;通过对比中国大禹治水与西方诺亚方舟的故事,对比稷下学宫与雅典学院的风格和影响,探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特质。

  张杰说,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淬炼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国古人的思想智慧已经演化为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治国方略和变革精神。

  党课没有停留在人类早期文明和中国近现代史。张杰把目光聚焦在当代中国,带领听众一起回顾了改革开放近40年的伟大成就,但他把重心放在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初期的艰难选择和理性决策上,他让听众再次回忆起那句共产党人的誓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全体人民富裕起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中美社会制度优劣的比较,是最考验党课内涵的落点。张杰通过回顾新中国十三个五年计划决策主体和决策方式,阐释中国协商民主决策和执行的高效延续,对比美国“竞争性民主”带来的政策起落和朝令夕改。

  他说,中国共产党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更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大幅减少绝对贫困人口是中国经济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标志之一。

  我们应当像总书记曾经叮嘱的那样“好好学习、心无旁骛”,将来把学到的知识回馈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些对社会有用的事。将文化自信传承下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自信从何处来,自信并不盲目,而是从理性思维中来,从对科学与知识的系统认识中来,从对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中来,从对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根本理解中来。

  “美国梦很美好,但有它的困境,目前,美国的竞选制度允许资本力量与政治力量合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力量的发展。”

  这一次的党课显示了宽广思维格局。平常了解的那些散碎的国际国内热点,那些看似与自己无关的历史剖面,经过张杰书记的整理和推演,重构和解读,变成了一个新的知识框架和逻辑体系,“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这堂课上变得更生动、鲜活、实在、具体。  

  张杰对同学们说,经过96年的中国革命和建设,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但是,我们也存在很多难题,如何摆脱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如何解决“生态赤字”?如何重振中国精神文化道德?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历史将证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为人类对美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张杰院士留下的问题也让此次党课的意义更加深远,让我们重新审视所学专业对于现实社会的意义,自己个人之于社会,之于国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