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网入口

刘绍南:宁死不屈真烈士

  • 创建时间: 2019-05-21
  • 402

  初夏时节的洪湖,荷叶田田、湖风阵阵,一浪打过一浪的湖水,仿佛述说着曾经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故事。洪湖“红五子”的故事在洪湖地区流传甚广。“红五子”之首刘绍南铡刀之下不变节,给这鱼米之乡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力量。

  刘绍南,别名刘自棠,1903年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戴家场土地沟(现属湖北洪湖市)一个封建地主家庭。1924年考入武汉中华大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受党组织派遣,刘绍南回家乡发动和领导工农革命运动,先后任中共沔阳县委委员、沔南区区委书记、沔阳临时县委书记、中共湘鄂西党委书记兼武装总指挥等职。大革命失败后,刘绍南等继续坚持地下革命斗争。

  1927年9月10日,遵照中共湖北省委和鄂中特委的指示,刘绍南等率领共产党员和农民群众共300余人,在戴家场发动了声势浩大的“中秋”武装暴动,消灭地方民团,恢复农会组织,建立游击队。戴家场武装暴动,打响了洪湖地区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并推动滨湖各县的武装暴动和许多小块根据地的建立。随后,刘绍南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十六师政治部主任。

  1928年夏,红十六师挺进湘西,刘绍南留守洪湖。国民党反动军阀与土豪劣绅互相勾结,对根据地进行了疯狂报复,大肆“清剿”、捕杀共产党员和工农运动骨干,重金悬赏捉拿刘绍南等领导人。7月10日,由于叛徒告密,刘绍南等在召开党的秘密会议时被敌人重重包围。刘绍南临危不惧,留下阻击敌人,掩护同志们安全撤退。激战中,刘绍南伤重被捕。

  被捕后,面对敌人高官厚禄的收买,刘绍南不为所动,坚决斗争;面对敌人非人酷刑的折磨,他铮铮铁骨,威武不屈。敌人无计可施、恼羞成怒,押着刘绍南游乡,他一路上慷慨激昂地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

  临刑前,敌人企图以他的妻子正怀有身孕、父母年过半百劝降刘绍南,被刘绍南严词拒绝。刑场上,刘绍南高唱起自己在狱中写下的《壮烈歌》:铡刀下,不变节。要杀就杀,要砍就砍。要我说党,我决不说!杀死我一人,革命杀不绝。直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眼睛哪肯把敌瞥!宁死不屈,烈!烈!烈!

  1928年7月23日,刘绍南慷慨就义,年仅25岁。由于他与彭国材、贺闯、涂位云、李德珍是洪湖沿岸地区农民运动的最早发起者,后人赞誉他们为洪湖的“红五子”。

  刘绍南的英雄事迹影响着一代一代的洪湖人。他所在的村子,后来更名为绍南村,他的故居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青年学生前来瞻仰祭奠英烈。

  在洪湖市民政局工作的刘绍南之孙刘圣告诉记者:“先辈们的鲜血换了我们后来的生活,爷爷的故事也形成了我们家的家风——先有国家再有小家。从我父亲到我,我们都继承爷爷的遗志,以党和国家的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严于律己,勤政廉洁,做一个为民服务的好公仆。”(新华社武汉5月28日电 记者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