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946年 冯庭楷致哥哥
冯庭楷,山西省平定县张庄镇下马郡头村人,生于1923年,1938年5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3月后任八路军385旅独立2团政治处宣教干事。1940年6月后任385旅14团司令部测绘员、参谋。1943年3月在太行军区3分区(即3支队)司令部作战股任参谋。1945年10月在晋冀鲁豫野战军3纵队9旅司令部作战股任参谋。1946年1月在晋冀鲁豫野战军3纵队9旅26团司令部任作战参谋(正营职)。同年9月在山东巨野战役中遭敌机轰炸牺牲。这是冯庭楷写给兄长的家书,倾诉了自己离家参加革命9年来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之苦。他给家里只留下了几封书信,连一张模糊的照片也没有。
灾难深重的中国少衣无食者,不仅咱一家,弟这几年来正是为了自己,为了这饥寒的一群,奔波奋斗。而当这和平建设时期,弟将更努力,为群众服务,为新社会服务,一待更进一步、更彻底的完成民主和平改革的大业,而能得到巩固,那是我的光荣,是父母的光荣,是群众的光荣,是新社会的光荣。
妈妈,我们应擦干自己的眼泪。我万一不幸为人民战死,那也无须乎〔呼〕哭。你看,疆场上躺着的那些死尸,那〔哪〕一个不是他妈妈的爱儿?
——冯庭楷家书节选
【家书原文】
全家合影,中坐者为冯庭楷的母亲,后排右一为冯庭枋,1955年5月摄于北京
庭枋[1]兄:
我于今年五月间忽接家书一封,才知道你的近况。父亲来信嘱咐我写信给你联络。
我自离开家庭后,曾不断以做生意为名给家里写了好几封信,但不知何故家中连一次都没有见到。停战令颁布后,我才给县政府去了封公函,仰求政府负责同志代为打通关系,并慰问咱家老幼,给以必要的优待照顾。恰巧遇庭栋[2](铁虎)弟在县府工作,这样才算几年来与家中第一次打通关系。
家中一切尚好。祖母于四四年病逝埋葬,父母亲身体尚算健壮。不过,自我们两人出来后,母亲不知流了多少眼泪。儿行千里母担忧,想你一定体会到。
家信上说,我二哥[3]性格很古怪,既不善于交际,又不多生产,在家里闲着。前几年在村里任小学教员,由于他的性格古怪才失业在家,双亲也无法教育他。他于今年正月已与黄家结婚。
父亲信上说:“一家的负担压在为父的肩上,你想年近花甲能不能担负起”。哥哥,我们几个从小由父母抚养长大,现在仍不能将父亲的担子分担一部分吗!?说到这里,不得不埋怨我辈一生的遭遇,被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双层压迫下使我们翻不过身来,而只得毅然走上革命的行列里,为着自己及所有被压迫者奔波奋斗。当然,个人和家乡的小利益便无法顾及了。
现在的情况较抗战期间缓和,你在可能条件下可回家一探。我打算在秋后始请假回去,因现下天气炎热,行走不便,同时路途遥远,路费解决即困难了。
我在安阳(即河南彰德府)以西之曲沟集驻防时曾给家里写了一信,恐还没有收到。我们现时已调驻河南修武之北庄、魏村一带驻屯,家里还不知道。你来信时可交河南修武交通局转漳河支队第九大队第八中队交我即可(我们的真番号是第三纵队第九旅第廿六团,如寄不到时可写真番号)。
我在廿六团任作战参谋,一切均好,望勿念。别后这九年的情形一言难尽,提起来话儿长,现在不用讲了,希望以后有面谈的机会,或者以后在信上谈吧。
你如果给家里写信的话,请直接寄平定县政府交冯庭栋再转家中较妥当。
你写信来务希将你的详细情形告我为盼。
致礼!
庭 楷
六月十八日[5]
父母亲:
适逢端阳节,忽接来谕,大喜!兴奋地拆开阅了。又默默地想……九年前家庭的困苦情景,我又回味到了。根据来信所示及以往的情景推想,很显然的困苦还是困苦。饥寒仍然不是饱暖,不过可以勉强度日而已。
自接信后,使我最放心最愉快的即是:二老身体尚健康,阖家长幼也无恙。我祖母病逝埋葬,我倒不过分悲伤,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事,况且祖母已年迈,再加上营养的不足,多在世一天多受一天罪。不过总觉得自我离家后没有再见一面,实感遗憾!
一起接到庭栋弟的来信,字句恳切、亲近,充满了兄弟间的和蔼精神。我就此给他写回信一并寄去,望转递庭栋吧。
榕哥,你结婚了吗?你的身体很好吧?嫂嫂也好吗?你怎么不给我写信呢?桂弟[5]也好吗?他能自己写信给我吗?请叫他写一封信和庭梓弟[6]给我写一封信一并寄来吧。庭桂弟还希哥哥多照料,干什么事情不要难为他。
问妹妹好!
我打算到秋后回家(情况许可时)。因现在天气炎热,路途遥远,凑成许多不方便。
自接信后,部队不断移动作战,故延至今日(阳历六月廿三)才写了这一件信。我们现已调驻河南修武县北庄一带驻防。来信请交河南修武县交通总局转第三纵队第九大队八中队交我即可(我们的真番号是晋冀鲁豫第三纵队第九旅第廿六团)。不用写真番号了,只写代号即行了。否则对军事秘密有关。如寄不通时可用真番号。
国民党反动派违背政协决议,虽停战令已下达,我们仍与顽伪进犯者每天不断有小的战斗。近来,国民党又作了新的进犯部署,调动主力准备向豫北解放区—焦作、观台等地大进攻。我们这里的军民正在积极做自卫战斗的准备,估计战事一旦爆发,在此地又是个大的会战,不亚于反攻开始的平汉、上党两战役。
于同时给我大哥去了一信,不知能否寄到。他又给家写信了没有?请把他的家信寄来我看一看,或将他的情形写信来给我吧!
祝
阖家安乐
庭 楷
六月廿三日
【家书背后的故事】
这两封弥足珍贵的家书,是我的三叔冯庭楷接到家里的来信后,分别给我父亲冯庭枋和我祖父母写的回信。三叔虽然只念过高小,但是他用毛笔小楷写的这封书信,字迹工整,语言真切。从信中可以看出,三叔离开家从军9年,从没有回来过,对家里非常挂念,洋溢着对骨肉家人的拳拳亲情和不能回家承担家庭责任的遗憾。。
我的老家是山西省平定县张庄镇下马郡头村。从1938年开始,我祖父、父亲、二叔、三叔相继参加革命。爷爷冯清泰,抗日战争初期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村里最早入党的党员之一。到我父亲冯庭枋这一辈兄弟四人,父亲为长兄,二叔冯庭榕,三叔冯庭楷,四叔冯庭桂。
三叔在几封信中都表示了坚定的革命信念,劝说家人“要听民主政府的话,始终跟着人民的救星——毛主席走”。如在1946年4月25日写给两位兄长的信中,他说:“灾难深重的中国少衣无食者,不仅咱一家,弟这几年来正是为了自己,为了这饥寒的一群,奔波奋斗。而当这和平建设时期,弟将更努力,为群众服务,为新社会服务,一待更进一步、更彻底的完成民主和平改革的大业,而能得到巩固,那是我的光荣,是父母的光荣,是群众的光荣,是新社会的光荣。”
写完上面这两封信仅仅三个月,三叔就牺牲了。他的作战经历是如何的艰险,他又是如何牺牲的,历史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确切的资料,他甚至连一张模糊的照片都没有留下。
为了更多地了解三叔的生平事迹,企盼能找到他的照片,为他短暂而光荣的一生梳理线索,搞清脉络,从1970年起,我开始寻访他生前的战友,追寻尘封的记忆。我还买了许多反映战争年代我军革命斗争历史的书籍,以求从中踏寻三叔平凡而光辉的军旅生涯,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开创新世纪的美好未来。
经过长时间的周折查询,我基本搞清了三叔的革命足迹。
三叔冯庭楷生于1923年,1938年5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3月后任八路军385旅独立2团政治处宣教干事。1940年6月后任385旅14团司令部测绘员、参谋。1943年3月在太行军区3分区(即3支队)司令部作战股任参谋。1945年10月在晋冀鲁豫野战军3纵队9旅司令部作战股任参谋。1946年1月在晋冀鲁豫野战军3纵队9旅26团司令部任作战参谋(正营职)。同年9月在山东巨野战役中遭敌机轰炸牺牲。
这几封千金难易的家书,被我们精心地珍藏了整整60多年。每当我捧读三叔的遗信,心情便久久不能平静。珍贵的遗书所讲的革命道理使我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其中所道出的真情让我愈发热爱百姓大众、敬重父老乡亲,这对我走好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我敬仰三叔,他的崇高精神和高贵品质,流芳千古,光彩照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我和我的亲友尚未找到三叔的照片,对他生平事迹的了解也极为有限。
在三叔壮烈牺牲50周年之际,我曾带着花束和祭品,来到他为革命撒尽最后一滴鲜血的齐鲁大地,在无名烈士墓群前祭奠,向他表达所有家人无尽的哀思和崇高的敬意。
(冯双平)
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特别为国科大笃志网提供文图。
[1[1]即写信人的大哥冯庭枋,原名冯庭樟,1916年生,1938年参加革命,时任太岳区安泽县五区武委会主任。1995年去世,生前为北京市国家安全局离休干部。
[2]系写信人的堂弟冯庭栋,时在山西省平定县民主政府工作,离休前任晋中地委财贸部部长。
[3]系写信人的二哥冯庭榕,1919年生,1938年入党,现居山西原籍。
[4]据家书捐赠者介绍,此信和下一封信均写于1946年。
[5]系写信人的弟弟冯庭桂,1931年生人,北京市宣武区政府退休干部。
[6]系写信人的堂弟,1928年生人,现在原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