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网入口

刘中新:只把疆场作故乡

  • 创建时间: 2016-04-18
  • 10598

【核心提示】1938刘中新致母亲

刘中新,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人,早年参加红军,参加长征,后在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和343旅工作。据刘中新的亲属讲,在解放战争初期他还给家里写过一封信,并寄来一张穿军官服的照片,但不知什么原因,最终未能与家人联系上,这张照片后来也下落不明。因此,寻找刘中新便成了全家人一个等了几十年的愿望。

【家书原文】

第一封信

第二封信1

第二封信2

第二封信3

第二封信4

第二封信5

第三封信1

第三封信2

第四封信A

第四封信B

母亲大人尊前:

敬禀者,自因去年在甘肃时接到家信一封,到现在以竟[1]已经有一年多了,还未接到家信一封,也不知道现在家中的情形什么样子。在去年七月的时候我寄回家里的像片也不知道收到了没有?如果接到此信,速速回音,把家里的情形完全说明,以免儿在外挂念为要。现在儿在第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旅部工作,身体康健,请勿挂念,如果见信速速回音为要。

此致祝我家中老少均阁

金安

                                   儿忠新[2]敬禀

                                              六月十日

母亲大人尊前膝下:

敬禀者,儿自从去年五月在甘肃省的时候,接到家中回信两封,我还在原地休息,到八月一号开往山西侯马车站休息了两三日,儿又给家中写了一封(信),内有像片两张。

到第二天又坐火车开往河北省以来,又给家去了数拾封信,始终未有接到家信一封,也不知道儿写给家的信收到了没有?想念的很,现在也不知道我弟昌还在家里没有,儿在外挂念。所以我不断梦见我妈妈和我的弟弟。

在前天的夜里正在睡觉的时候,忽然梦见了我的妈妈,妈妈以竟老得不像了。我就大喊起来,忽然喊了一声,同我在一块儿睡的同志听着了,他就叫醒我问我喊什么,我当时也说不出,仔细一想,原来是作了一个梦。

到上午吃罢午饭的时候,我正在房子里卧着看书,忽然有一位同志说道:送信的来了!我听到了就连忙跑到外边去看,我见有好多的家信,我看了半天都是别人的,原来没有我的一封。人家接到了家信,把家里的情形都知道了,可是我的家里也不知什么样子,也不知我母亲和我弟弟的身体如何?夏季的收成什么样子?希望你接到了此信速速回知为盼。

现在我在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旅部副官处工作,和几位很好的朋友都在一块工作,每天说说笑笑非常快乐,同时我的身体也很好,请你不必想念。现在也不知道我妹妹身体如何,家中情形什么样子,来信时也要说明。我以前在家中出来的时候,一气[起到]出来了三四拾个朋友,现在也不知到何处工作去了,我在这里连一个也没有见到,也不知道咱们那里有回去的没有?你如果来信时完全说明为盼。

此致即请

大安

儿中新鞠躬(刘中新印)

七月十七日

母亲大人尊前:

敬禀者,自因七月二十八号那天,儿接到家信一封,内云均悉,心中快乐至极了,并不挂念。不过你说叫我给家邮钱,可是现在我们的队伍住在敌人的后方,交通不便不能邮挂号信,所以有钱也不能寄回来。请你们再等一个时期,将来交通便利的时候,儿即速把钱和眼药就寄回来了,请你不必关心。现在儿还在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旅部工作,住在山西省孝义县兑九峪一带,近来身体很好,请阖家老少勿念。

此致并祝

金安

儿刘中新(刘中新印)

七月二十八号

母亲大人膝下:

敬禀者,从我接到家中回信,不觉已有月之久来了,也没有写信回来。对于我在甘肃省宫何镇王家禄休息了有半年之久,现在行动到了山西省侯马车站。现在要行动,不必回信,以后我来信再回信。你大小在家中要保养自己的身体,对于我在外面的身体是非常强健,你大小在家不必挂念。

现在是全国动员抗战的时候,我在外都是为了抗日救国,不能在家来孝顺母亲大人,以后回家再来孝顺母亲大人。现在我在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百一十五师政治部工作,话不必多说,以后说再,完。

儿刘中新(刘中新印)

九月七日

【家书背后的故事】

几年前,笔者在搜集整理东固革命根据地相关史料时,发现了当时在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后在343旅)工作的八路军老战士刘中新(又名刘忠新)写给家中的4封家书,信中所流露出来的报国之志、思乡之情、孝老之心溢于言表,令人感慨万分。

刘中新是一位经过长征走向抗日战场的热血男儿,他为人民、为国家、为民族抛家舍亲,出生入死,最终也没能回到他日夜思念的家乡,甚至连一张模糊的照片也没能留下,留给亲人的只有这4封字句滚烫的家书和无尽的等待……

刘中新在家乡中的谱名为刘昌榜,有一个弟弟叫刘昌枱。这4封家书均由刘昌枱的两个儿子刘发照、刘发熙保存至今。

当年刘中新所在的东固区苏区(今为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曾有2400多人参加红军,占全区总人数8000人的24.29%。由于当时东固区扩红支前工作做得好,全区青年踊跃参加红军,出现了整营(二三百人)整连(一百多人)去当红军的喜人局面。193010月攻克吉安后,曾有一次性两个营(500多人)参加红军的盛况,因此东固区曾被评为中央苏区一等模范区。椐1934年的统计,在主力红军长征后,东固区青壮年劳力不足400人。建国后统计东固区有名有姓的烈士达1400多人,无名烈士就更多了,由此可见东固人民对中国革命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刘中新大概在二十年代末期参加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在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和343旅工作。据初步考证,此4封信分别写于1938年、1939年6至9月间。其中的一封家书这样写到:“现在是全国动员抗战的时(侯),我在外都是为了抗日救国,不能在家来孝顺母亲大人,以后回家再来孝顺母亲大人。”在一封长达5页的家书中,详尽描述了梦中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情景,以及看到别人收到家书而自己没有时的失落感。信中还特别写到:“我以前在家中的时候,一气(起)出来了三四拾个朋友,现在也不知道到何处工作去了,我在这里连一个也没有见到,也不知咱们那里有回去的没有,你如果来信时完全说明。”信中对家乡战友的思念之情和牵挂跃然纸上。从现在已知的情况来看,十有八九是牺牲了,当时刘中新是一位幸存者。

据他的亲属讲,刘中新在建国初还给家里写过一封信,并寄来一张军官服的照片,但不知什么原因,最终未能与家人联系上,这张照片后来也下落不明。因此,寻找刘中新便成了全家人一个等了几十年的愿望。刘中新的弟媳,也就是发照、发熙两兄弟的母亲黄龙秀老人目前还健在,她心中不断念叨这位兄弟的下落。

刘中新这些家书保存70余年,凝聚了刘家几代人的一片亲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思念亲人的心情愈发浓烈,于是委托笔者代为寻找。笔者将有关资料给了来到东固寻根的陈东海同志,他父亲陈光将军曾任343旅旅长、115师代理师长。他回到北京后,找了一些曾在115师和343旅工作过的将士亲属打听情况但至今尚无确切消息。笔者还通过梁兴初将军之子梁晓源继续打听有关情况。他们提供了部队演变的有关史料。

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笔者又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343旅在1939年后分别演变发展进入了三个部队:一是343旅686团1营、343旅685团新2营、343旅补充团三部分演变为今天第38军的334团、335团、337团。二是原属红一军团红二师后为343旅685团(缺2营)发展为八路军苏鲁支队,再演变为第43军127师的一部。三是原属红一军团“模范红五团”的343旅685团2营演变成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并与686团3营和旅部机关一起发展为今天的第16军46师的136团。136团包括了当年的343旅部机关,他们在1938年9月改编成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并由肖华带队进入山东乐陵。刘中新随343旅究竟进入了哪一个部队,尚需深入调查,希望知情人提供相关信息。

读罢这几封信后感慨万分,偶成几句,以缅怀至今杳无音讯的老红军刘中新。

抗日烽火起,难断家书情;今在东固村,又读字字金。

梦中思爹娘,醒来泪汪汪;不见家信来,惆怅添心房。

孩儿志报国,尽孝亦不忘;乡友今何在,挂肚又牵肠。

转战千万里,好男笑傲霜;军旅大家庭,疆场是故乡。

老红军、老八路刘中新:您在哪里?家里人、家乡人想念你!

(丁仁祥)

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特别为国科大笃志网提供文图。


[1]以竟,即“已经”,下同。

[2]忠新,即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