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网入口

百名院士解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丨让国家实验室成为战略科技力量

  • 创建时间: 2018-03-13
  • 5382

  要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抓手,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明确国家目标和紧迫战略需求的重大领域,在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国家大型科技基础设施为主线,依托最有优势的创新单元,整合全国创新资源,建立目标导向、绩效管理、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新型运行机制,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国家实验室。

——《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30日),《人民日报》2016年6月1日

学习札记

  当前,国际科学发展呈现突飞猛进的局面,是人类历史上突破性成果涌现速度最快的时期。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随着新技术的快速进步,先进科学基础平台的建立和不断升级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持续的优良条件;二是学科的交叉提供了更多的科学生长点;三是不同单位的密切合作,协同攻关,实现了突破。同时,国际上一批高水平的国立研究机构应运而生,如美国能源部的许多国家实验室涵盖了不同研究领域,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其研究领域宽泛而交叉。实验室人员或团队形成了资源共享、人员流动、协同创新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了国家实验室的学术水平,使之成为前沿学科研究平台。

  在我国,国家实验室应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建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综合性科学基础平台。它不同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应该注重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和交叉性,使之具有综合性、协同性、原创性、国际性等特点,成为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的国际科学中心。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从国家战略高度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整合优质科技力量,形成良好的合作共享环境,鼓励跨学科的合作和创新;其次,国家实验室应突出其开放性,遵循“开放、合作、流动”的原则,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机制;此外,国家实验室应与其他科研院所和大学建立创新合作机制,特别是人才双聘机制,以促进互补共赢合作。 

——胡敦欣

胡敦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通量、大洋环流的研究。

融会贯通

  国家实验室是一种世界通行的科研基地形式,主要围绕国家使命,从事基础性和战略性科研任务,通过多学科交叉协助,解决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问题。事实上,国家实验室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重要载体。诸如美国阿贡、洛斯阿拉莫斯、劳伦斯伯克利等国家实验室和德国亥姆霍兹研究中心等,均是围绕国家使命,依靠跨学科、大协作和高强度支持开展协同创新的研究基地。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已步入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但诺奖级的科研成果还极为缺乏。我国同发达国家的科技经济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亟待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布局一批体量更大、学科交叉融合、综合集成的国家实验室,优化配置人财物资源,形成协同创新新格局。在我国,推动科技创新要发挥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避免科研团队各自为战。建立国家实验室的好处是便于组织管理科研团队,集聚优势力量,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代表国家水平、国际同行认可、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的科技创新实力,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在重大前沿科技领域快速取得突破。


《中国科学报》(2018-02-27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