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网入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质和时代价值

  • 创建时间: 2017-10-25
  • 981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问题是时代之声、实践之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密切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和实践的新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引领,在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以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主体内容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九大对这一理论创新成果作出了新概括,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凝练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这一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这一重要理论凝练,具有极其重大意义,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坚持和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以全新的视野深入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理论指导作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鲜明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构成了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丰富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新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党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是不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就是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基础上创造性地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的精彩篇章,在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展示出深刻的时代性、实践性、人民性的鲜明特质。

  第一,把握时代脉搏、坚持问题导向,在深入回答当代中国面临重大问题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和把握迅速变化的时代和多元纷繁的实际,坚持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己任,着力聚焦和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奋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时代。一是发展起来的问题,主要包括社会差距拉大、民生短板凸显、环境治理紧迫、突发事件频发、权力腐败严重等重大现实问题。二是制度定型的问题,着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基本制度以更加科学性和稳定性内涵,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三是由“大”变“强”的问题,直面新全球化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在时代变化潮流中掌握主动权和发言权,更好发挥社会主义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责任,在国际舞台上塑造社会主义中国新形象。这几大类问题,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明确提出而未能来得及解决的重大问题,是本世纪初党中央致力于解决但没有完全解决好的重大问题,这也是许多国家在走向现代化征途上难以避免而成为影响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正是在回答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有力推进了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第二,聚焦远大目标、突出主题主线,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懈追求有机地统一起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优化治国理政、推进中国发展一以贯之的价值目标,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的鲜明特色。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引领,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路径,全面开创当代中国现代化新境界,这是当代中国前所未有、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性变革,也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党的重大理论创新的重要实践基础。

  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是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承接起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接力棒”,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力开辟了当代中国现代化新境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义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开辟了当代中国实现人的现代化新境界;全面深化改革,要义是制度的完善和定型,开辟了当代中国实现制度现代化新境界;全面依法治国,要义是人民民主基础上的良法善治,开辟了当代中国实现民主与法治现代化新境界;全面从严治党,要义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开辟了当代中国实现党的建设现代化新境界。总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理论创新的主体内容。

  第三,传承中华文明、包容世界文明,在历史、现实、时代相交汇的文明“大坐标”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明确形成的,但却是从历史深处走来,具有深刻的历史生成逻辑。习近平同志站在历史发展的制高点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梳理历史、分析现实、预测未来,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厚重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一精辟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规律。5000多年、170多年、60多年、30多年——这几大时间节点,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形成的深厚文化基因和历史文化踪迹,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的文明演进规律。习近平同志尤其强调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文明滋养,汲取“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的文明基因,从而有力增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厚重文明底蕴。

  同时,习近平同志以宽广的文明视野和博大的文明胸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对世界格局和发展大势作出深入观察和科学思考,站在历史与现实相交汇的时代制高点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和主张,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时代品格。从2014年春天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和欧洲学院发表关于人类文明“多彩、平等、包容”的著名演讲,到2015年9月在联合国发展峰会发表关于“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的重要讲话;从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的成功举办,到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丰硕成果,习近平就当代人类文明发展趋势和我们如何对待世界各国文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精辟观点,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充满时代气息的新文明观。这一新文明观的重大实践意义和深远时代价值,就是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深刻的时代内涵和宽广的文明视野,从而不断增生了党的重大创新理论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

  第四,坚守人民主体、顺应人民意愿,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政治价值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到底是以人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是不断造福人民的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核心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紧紧依靠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的新实践中,习近平同志鲜明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具有多层面价值意义:其一,科学发展的价值意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人的发展是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目的;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必须通过人的努力、为了人的发展。因此,为什么人的问题、靠什么人的问题,始终是根本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来说,这个问题是关系能否实现充满活力而又稳定发展的首要因素;对于道路选择来说,这个问题是决定道路选择的方向是否正确、能否具有强盛生命力的关键环节;而对于一个政党来说,这个问题是判断党是否先进、是否有坚实基础和充沛活力的根本标准。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理论创新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根本问题。其二,民主政治的价值意义。马克思主义指明,世上没有所谓“纯粹民主”“绝对民主”,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正是深刻体现着和诠释着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坚守的民主政治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宗旨,把实现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主体,把激发人民主体意识、调动最广大人民积极性作为改革发展的根本依靠力量;坚持以人民为目的,把实现共建共享作为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权益作为改革发展的根本目标。总之,在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创新理论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丰富内涵和多层面价值意义;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开宗明义进一步强调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这不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与真谛。

  (作者为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名誉院长,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