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报告中10余次提到科技、50余次强调创新。到2035年,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将激励全社会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科大的一名学子,怀揣科研的目标来到这里,深感自己在祖国日益发展壮大情况下的,以自己的能力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今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科研相关的支持文件,这一方面是国家对科技创新动力的需求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国家深刻认识到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借着这样的东风,我们更应该充满斗志,撸起袖子加油干。
我们应该不畏艰难,积极主动攻克技术难关,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作为计算机行业的工作者,我深感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的重要作用,也深知计算机对各行各业的影响还具有更大的潜力,我国的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应该是比较大规模的,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突出,网络质量不高,在新新尖端技术方面发展不够充分,这些问题的解决有我们这一代人的一份责任,基于自身行业出发,将我国由互联网大国转换为互联网强国是我们的目标。
对我们而言,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响应国家重大需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首先我们必须强调,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根本,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创新是一个金字塔,基础创新就是源头创新。基础越广泛牢靠,越能支撑上端的应用创新和产品创新,这也要求我们首先立足基础,扎实掌握好学科基础知识。这个过程可能是很枯燥很无聊的,但却是极其必要的,我们是要耐得住寂寞的。但是我国科学研究现在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法规,大幅提高了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收益比例,但仍然有不少束之高阁、“锁”在实验室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更应当注重科技研究成果的转化,实现由科研理论向科技产品开发的转化,近些年来,一系列与中科院颇有渊源的科技产品的面世,诸如天宫升天,蛟龙下海,天眼,悟空卫星,墨子量子卫星,大飞机,航母等,这些产品可以说是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楷模,但是不得不说,中国的科技实力若要领跑全球,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更优秀的,覆盖更多行业的科技产品。对我这样的一个国科大学子来说,在以后的学习研究当中,可以多留心研究的潜在实用价值,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充满了动力,也充满了信心。回望过去,中国将在航空航天、生物技术、海洋科学、信息技术、大数据、节能环保技术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在先进制造、大健康、交通和环保等领域比肩国际水平,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学术和各行各业的发展必然能开出更多的花,我们要努力实现由追赶向超越,向引领世界发展的飞跃,我相信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攻坚克难,实现祖国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各项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