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网入口

张杰院士党课心得体会公管学院赵梦真

  • 创建时间: 2017-08-03
  • 8757

  2017年6月28日张杰院士为国科大的全体党员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从这堂党课上,我不仅学习到了造就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特质的原因,还学习到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代中国经济大环境的把握,在改革开放初期基于理性的考量做出的艰难的选择。独特的中华民族精神,理性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决策成就了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正是因为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成就。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是为什么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排斥社会主义制度。这让本科学习经济学专业,现在还在从事经济学研究的我不得不考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劣的问题。根据我所学的知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经济是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还有一只看得见的手——政府两者进行调控的。资本主义制度坚信市场可以自由调节经济的运行,经济在市场的调控下可以达到均衡状态,而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经济状态,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际上是由政府来主导的,如果中国坚信市场调节可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话,那改革开放近40年的成就估计相对就会小很多。而听了张杰院士的党课,对于曾经思考的这个问题在另外一个思考的角度——政治角度得到了解答。无论是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美国资本主义还是以政府计划为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需要在国家层面存在一个决策主体。张杰院士以中国十三个五年计划决策和美国的“竞争决策”的对比为例,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资源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所以中国近40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相比较之下,虽然美国经济实力强大,但也不能掩饰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美国资本与政治力量的合流,使得中产阶级的比例在不断减小,而中国该比例却不断的上升。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中国存在部分政治权利和资本勾结的情况,对中国经济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想到这里,我想起了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大力解决贪污腐败的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体现出了新一代领导人对政治和资本勾结的态度,同时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不断的提升自己,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是党内个体的利益。

  最后,张院士给每个党员留下了思考题,其中有一个是“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谈谈中国如何实现创新驱动转型的同时实现绿色发展”。在研一这一学年,我参与了导师的关于中国资源带来的尾效的课题,同时还研究了成都市产业转移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我想下面结合我这一年的学习和研究对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并实现绿色发展的问题进行阐述。通过研究“尾效”问题,我发现每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因为资源环境的制约都会减少1.3%左右,而生产要素中唯一不带来尾效问题的就是技术,可见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对于现如今中国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以资金和资源的投入驱动的,这对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污染,尤其是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压力下,中国绿色发展迫在眉睫。由投入驱动到创新驱动是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的途径。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首先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发展的概念。解决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加,包括发展循环经济。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的创新能力才位居世界的第二十一位。在过去,为了发展GDP,国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雾霾的侵扰,水资源、土地资源的污染等,所以现阶段国家的重心应该放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而不是一味的经济增长。国家要进行创新驱动,绿色发展。那如何进行创新推动呢?我想起来国务院参事蒋明麟在2016年第七届中国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年会上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绿色发展”的演讲。他提到国家要由生产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要素驱动,企业要首先提高创新的能力,那如何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呢?他从企业领导者的素质、科学的方法、政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在我看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首先国家要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比如国家需要政策的扶持,对中小研发企业进行资金的支持,鼓励他们对自身的技术进行研究和创新;另外,产学研的合作非常重要,这就需要一个完善的合作机制来保障企业和研发机构以及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合作;除此之外,人才的培养很重要。

  总之,从这次党课上我学习到了很多,更重要的是对中国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自己的思考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