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庄严的首都北京之北,在刚刚举办过“一带一路”峰会的雁栖湖畔,在巍峨宏伟的长城脚下,有着这样一所大学。它可以当之无愧的被称为离科学最近的地方,也是所有怀揣科研梦想的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殿堂。它就是中国科学院大学,
这里每天都有无数的名师授课,这里的学生每天都可以学习到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技术与进展。而对于这里的党员来说,2017年6月28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现任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张杰同志,给全校党员上了深刻而意义重大的一课。
张杰书记以《从国科大出发 实现科学梦想》为题,从我们的基因、今天的成就、未来的挑战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首先阐述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依靠科技发展,隋唐时期农业的飞速发展更是伴随着运河技术的发展。接着张书记总结了今天的中国,新中国成立前,积贫积弱;改革开放前,建立工业现代化和农业转型的基础;改革开放至今,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而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制度优势:第一,决策和行动的高效和延续。第二,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第三,集中力量干大事。96年中国革命和建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然后张书记提出了目前我国面临的一些挑战,比如如何摆脱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如何体现制度优势与特色、如何解决“生态赤字”、如何重振中国精神文化道德、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等等。最后张书记提出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并深切的说“在长城遗址的群山之中,在这个启迪思想的雁栖湖畔,让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从国科大出发,实现科学梦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一直牢牢记得加入党组织那天。我在党旗前举起自己的右手庄严的宣誓,那时自信满满的说自己要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和党付出自己的努力与力量。但是作为一个力量微弱的学生党员,有时候我会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有时候我会突然发现,自己力量真的很渺小。科研更意味着我的大多数精力都要放在实验室放在研究上,而生态学这个专业也限定了我的研究方向。我不能像医生、像战士、像消防员一样救人民与水火,不能像工业方向的研究人员一样研究出造福人民、造福国家的设备与装备,这样的我要怎样实现自己的承诺,又可以为国家做些什么呢?
而就在这迷茫当中,张书记的话就像一剂强心剂,让我如醍醐灌顶。科技从来都是支撑一个国家发展与强大的支柱,而这个科技,并不仅仅指军事的飞机航母,工业的机器生产。只要心系人民,心系国家,每一个专业、每一个职位都可以作出自己的贡献,而我所学习的生态学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社会正在向改善人居、传承文化、提升形象等高层次推进,生态系统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产业,同时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公益事业。“良好的生态是唯一全球每一个人都能共享的资源。”中国在近几十年间飞速发展,但是初期很多发展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今天中国作为世界负责的大国之一,在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之前,首先要对自己的各方面进行治理,将治理后最优秀的一面展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才能获得世界的认可和信任。而生态环境问题就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这正是我实现自己承诺与价值的切入口。
任何的科学研究都有其自身的价值,任何的积极工作都不会是白费力气。尤其是科研工作,每一项科研工作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个科学发现都有不容质疑的价值。如何将科研梦想与自己对党对人民的承诺紧密相连,用自己的努力体现自己的价值,是每一个研究生党员应该思考的问题。而对于一个生态学专业的研究生,也许我的研究只是茫茫大海中的一滴水,也许我的研究只是无边沙漠中的一粒沙。但是我愿意做这一滴水、一粒沙,与千千万万个与我一样的生态学研究人员一样,为解决中国乃至世界面临的生态危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