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学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规律探究
刘虹洁 创建时间: 2022-06-23 浏览量:346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认知过程是心理过程的起点和基础,有其特有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理论教育,作用于人的认知过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认知规律的尊重不仅是对大学生的尊重,也是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怀。因此,研究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按照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完成铸魂育人的特殊使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心理过程

  认知是行为的先导,人的行为受认知的支配。认知是个体认识世界的复杂心理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注意等心理过程。作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智力活动,认知是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及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也是人脑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过程中,包含着四个相互联系和衔接的心理过程,即感知过程、注意过程、同化过程和顺应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只有经过这四个阶段的认知发展,才能最终完成认知过程,将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

  感知过程。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外界信息首先进入人的感觉器官。感觉是人脑的机能,是获得信息、形成观念的基础,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感觉为开端的。知觉以感觉为基础,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及解释。知觉所反映的是事物个别属性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对客观事物的完整映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大多是从感知过程开始的。即通过感官感知教育者发送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传递到大脑神经中枢接收、处理信息,在大脑中形成感觉记忆,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保留到信息贮存库中,直到它们受到注意并得到进一步的加工。

  注意过程。注意是意识的一个属性,是伴随着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外界信息进入人脑的门户,是对刺激的有意识关注。只有受到注意的信息才能得到人脑的进一步加工。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要想被教育对象所接受,就要善于运用声音的变化、鲜艳的色彩和精美的画面等吸引大学生的无意注意。同时,通过引导大学生的有意注意,保持注意的专注与集中。注意在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选择功能、维持功能和加强功能,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认知活动的强度与效率。

  同化过程。同化是指认知主体把环境刺激因素纳入已有的认知图式中,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从而丰富和改变原有的认知图式。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认知图式,当个体与新的环境不相适应时,就会有意识地进行认知调整,将环境中的新刺激与原有认知图式信息通过分析、比较、评价进行整合和取舍,使认知图式不断丰富,从而增强对环境的适应性。这一过程,即是个体的同化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同化过程就表现为把教育者传递的信息纳入认知图式中,经过认知图式的整合与取舍,转化为个体可能接受的信息。

  顺应过程。顺应过程指认知主体进一步接受新的知识和信息,继续进行认知调节和观念融合,最终改变原有的认知图式,以适应特定环境的过程。顺应是质变的过程,是认知图式的重建与调整,表现为认知发展的一种新的平衡。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主客体间实现平衡的过程,也就是大学生依靠自身的认知活动汲取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促进认知不断发展的过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规律及其有效运用

  认知规律是心理规律在认知过程中的必然反映。揭示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认知规律,有助于遵循认知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遵循主动建构规律,发挥主体作用。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不只是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过程,而是一种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遵循主动建构规律,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教育过程,使其认知图式不断接受新的信息刺激,进而实现由“同化”到“顺应”,最终达到与环境平衡的状态。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大学生当作具有选择意愿和接受自由的能动个体,选择贴近大学生生活世界的教育内容和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回应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现实关切。同时,还要倡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大学生道德判断、价值选择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引导大学生自觉把社会意识纳入认知图式中进行整合,通过分析、理解、比较、抽象等思维过程丰富原有认知图式,促进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升华和道德发展。

  根据感官协同规律,刺激感官联动。感官作为个体接受信息的器官在知识获得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在感知事物过程中,如果多种感官同时被激活,可以大大提高感知效果,促进思维过程的进行。根据感官协同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一方面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依靠图像、色彩、声音等多种形式,将抽象深奥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转变为生动形象的感官信息,刺激大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产生感官联动,以达到启发思维、提升认知效果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丰富教育形式,通过案例教学、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等形式,增强体验性、互动性、参与性,使大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使思想政治教育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入脑入心。

  把握认知平衡规律,引发认知冲突。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的知识、态度、观点、信念等认知因素构成了整体认知结构,当人的认知因素出现冲突时,就会导致心理上的紧张感和压抑感,成为心理内驱力,促使个体设法减轻和消除这种不协调状态。这个过程就是态度、观念的转变过程。认知平衡规律揭示了追求认知平衡是个体的内在心理需求,而出现认知冲突则是实现认知平衡的内在动因。根据认知平衡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不要回避矛盾、害怕冲突,而要设法引起大学生的内在矛盾,促使其深刻反思,以改变原来的态度、观念,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和升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适度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引发大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质疑精神和探究意识,达到新的认知平衡。质疑是一种认知冲突,这种认知冲突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入思考,激发探索精神,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索。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育,通过“提出问题情境——引入认知矛盾——造成认知冲突——产生心理压力——进行认知调节——实现态度转变”等一系列认知转变过程,引导大学生聚焦现实问题,探讨解决方案,获得态度的转变和认知的深化。

  运用情感激发规律,加大情感投入。情绪是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的,在人的心理过程中,认知是情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但情感对认知也具有重要影响,情绪情感可以加强或削弱人在认知过程中的感知力、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判断力,从而加强或抑制认知功能。比如,当大学生处于积极情绪状态时, 其大脑的感受力就会增强,神经反应活动敏锐、活跃,感知、理解、想象、判断能力提升,从而有助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反之,消极情绪状态则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同时,情绪情感对信息接受具有选择和过滤作用。面对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下,往往会做出截然不同的感知和理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导致认知偏差。可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积极的情绪情感可以深化认知、强化意志,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大学生正处在情感丰富的人生阶段,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定的情绪情感,使认知过程染上情感的“色彩”。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用积极情感感染学生,做到情理交融、将心比心,对教育对象倾注真情、真爱与真心,唤起教育对象的积极情感,促进思想共鸣与观念认同。

  强化内化外化规律,实现知行合一。内化与外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畴。内化是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是社会倡导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转化为个体内在的过程。外化是指教育对象的内在思想和个体意识转化为外在的实际行动的过程。内化外化规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是认知与行为、内化与外化的辩证统一。这一规律要求大学生把社会意识和道德观念内化于心,再通过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外化于行。其中,内化是外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内化就没有外化。同时,外化是内化的目的和归宿。只有将内化与外化相统一,才能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因此,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规律,要以践行为归宿。这就要求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让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工厂车间、社区军营、田间地头、弄堂小院,让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最生动、最火热的地方认识国情、丰富阅历、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更好地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实现知行合一。

责任编辑:刘虹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