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教工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专题党课。活动由支部书记尚雪同志主持并做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与基本国情,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中国新型民族关系进行深邃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深刻揭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新时代民族团结与进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不仅追溯了中华民族历史形成过程中在疆域、历史、文化、精神方面的“四个共同”,还包含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四个与共”(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以及推动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五个高度认同”等重要内容。
从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展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核心精髓所在。与西方社会不同,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形成了“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思想传统。这也使中华文明在各族人民互动交融的长期发展演变中,日渐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统一性”特征,并奠定了“民族团结”的基本精神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与西方社会侧重以种族区分的民族观念不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更强调“共有精神家园”的形成与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事实上,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质朴、崇礼亲仁的农耕文明,热烈奔放、勇猛刚健的草原文明,海纳百川、敢拼会赢的海洋文明,在中华文明几千年融合发展进程中,在华夏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欣赏与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交流互动中,已然共同熔铸,形成了以中华文化认同为基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具有中华民族特质和禀赋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血脉相连、情感交融的沃土,既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精神风貌,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滋养。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共通的文化,促使各族人民互嵌共生、团结一心,共同追求美好生活。
在漫长历史过程中,中华文明内部多元化的各民族一直在彼此广泛深入地交往、交流、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既能够凝聚起更为坚实的民族力量,也有助于铸成防患固国的坚实屏障。在助推中华儿女成为凝聚力、向心力更强的“共同体”的同时,也能有效促动世界各民族在深度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推动更为繁荣、和平、包容、有序的世界格局与秩序建构。
学习之后,各位党员结合自身工作就学习心得进行了交流。最后,支部书记尚雪同志对本次学习进行了总结:作为一名科技考古工作者,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为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而持续努力。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以优异成绩助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